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部分)

  • 名称: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宋
  • 分类:公共课程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9/3/15 16:17:44

          本课程详细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观点;各卷之后又有研修书目,为读者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线索。
第一节 先秦文学总论
一、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文学的样式有神话、诗歌和散文。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
三、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1、应用性与现实性
先秦文学尚处在文学的初起阶段,这一时期,文学还没有同学术及其它艺术形式完全分离,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带有很强的应用性。先秦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品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关,其中总是大胆地表现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看法与感受,从来不回避现实问题。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原始歌谣
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就形成了最简单的诗歌。
牲自我,为民造福的英雄。这些形象,带有崇高的美学风格,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3、神话是最早的叙事文学 古代神话中的形象、故事情节及叙事技巧对后代文学尤其是寓言和小说有重要影响。
第二章 《诗经》
《诗经》概况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一、名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它被称作《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它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被确定下来,于是又有《诗经》之称。
二、内容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 《风》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
《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三.《诗经》的年代
大致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诗经》中最晚的作品,是讽刺陈灵公与夏姬淫乱的《陈风·株林》。
四.《诗经》的作者
在那些不知名的作者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级贵族以及朝廷乐官。
五.《诗经》的流传
秦朝建立之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民间保存的《诗经》绝大部分被烧毁。 西汉传《诗》的共有四家,
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诗》”。 鲁人申培《鲁诗》、齐人辕固《齐诗》燕人韩婴《韩诗》, 《毛诗》,鲁人毛亨,先秦古文字写成,称作“古文《诗》”。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逐渐亡佚(今仅存《韩诗外传》),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记言文之祖:《尚书》  叙事文之祖:《春秋》  “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
一.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1、古代历史散文的形成
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出现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早在殷商时代,朝廷就有了记载史事、掌管典籍的人员,甲骨文中称为“史”、“尹”、“作册”等。这些史官以其历史记载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2、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相传战国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火焚毁,亡佚大半。汉初经师传授的《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称作今文《尚书》。
在28篇今文《尚书》中,包括虞、夏、商、周之书  3、《尚书》以记言为主,与甲古卜辞和铜器铭文相比,其中的文章篇幅更长,内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诸子散文产生的背景
诸子散文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文章。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历史变革,思想解放,士阶层的出现。 
二、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此外还有名家、阴阳家、兵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 儒家的散文有《论语》、《孟子》、《荀子》以及《礼记》、《易传》等等, 墨家的散文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和《列子》等, 法家有《商君书》、《韩非子》等, 兵家有《孙子兵法》等, 杂家有《吕氏春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文学性。 容也更丰富了。这些文章分为典、谟、训、诰、誓、命等类别,可以看作古代最早的散文体式。它们总的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艰涩难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演进之迹甚为清晰,有些作品运用了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已具有一定的文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