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课程-北京大学(56集)

  • 名称:中国美学课程-北京大学(5
  • 分类:文化历史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0/1/28 18:40:31

中国美学课程-北京大学(56集)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包括哲学美学,审美发生学,审美心理学、审美文艺学、审美应用科学。有些在古代已得到发展,有些仅有萌芽。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并不是最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

课程介绍

第一讲 绪论

一、引言 美学与现代社会二、学习方法 1、在反省中实践2、在实践中反省三、教材情况 四、参考文献 


第二讲:美学的产生与出现


一、美学的产生 1、审美意识阶段2、审美思想阶段3、美学阶段二、学科的建立 1、18世纪之前的学科状况(图表)2、鲍姆加登1750《美学》三、美学的对象 1、“本体论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16世纪)2、“认识论阶段”(17世纪到19世纪)3、“语言学阶段”(19世纪末至今), 4、四种代表性的看法:鲍姆加登、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审美心理现象[思考题]


第三讲:何为美学



一、美学的产生1、审美意识2、审美思想3、美学二、学科的建立维柯1725年《新科学》鲍姆加登1750《美学》三、美学的对象“本体论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16世纪)“认识论阶段”(17世纪到19世纪)“语言学阶段”(19世纪末至今), 1、 鲍姆加登2、黑格尔3、车尔尼雪夫斯基4、审美心理现象5、国内的意见及我们的看法[思考题]


第四讲: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思考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1、从客观精神上寻找美的本质2、从主观精神上寻找美的本质二、从物质上寻找美的根源


第五讲:中国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思考



一、和功利性联系起来二、和感官欲望联系起来三、和真理联系起来


第六讲 美与生活实践



一、从马克思到当代1、劳动创造了美2、马克思的潜在推论。3、当代中国:实践是根源(1) 主观派 (2) 客观派(3) 主客观统一说(4) 客观社会派、实践派二、对实践理解的狭隘化三、哲学问题与美学问题的统一

第七讲: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传统的提法(1) 游戏说(2) 生物本能说(3) 巫术说(4) 劳动说二、发生的环境三、发生的动机1、马斯洛的理论:2、对稳定状态的追寻四、终结的介入


第八讲
 审美活动的终结性


 一、完满终结是占有与享受自明性,不可言说性二、完满终结源自对阻力的克服1、 传统的看法2、阻力因素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三、完满终结的工具性1、是下次活动的条件和工具2、也体现在活动本身的过程当中


第九讲 审美活动的连续性



一、过程即“做doing”即艺术二、新与旧的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