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教学视频播放

  • 名称: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教学视频播
  • 分类:数据库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4/6/13 16:38:22

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通过IDE实现建库、建表、加约束、安全管理、数据操纵(记录增、改、删、查)、数据库的分离与附加、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通过数据库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控制台应用程序开发和C/S结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重要地位,更好地掌握数据库平台基本应用技能,从而为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在课程建设和授课过程中注重整个课程体系的课程衔接,让学员了解数据库课程的重要性。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部分:
  主要学习内容为:数据库原理基本知识、概念模型、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模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范式理论、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运行与维护)、用T-SQL 实现建库、建表、加约束、T-SQL 编程、实现功能强大的多表联合查询、子查询、模糊查询、创建索引快速访问数据库、视图、创建存储过程实现复杂的业务规则、触发器实现高级的约束、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部分是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数据库重要技能,是对基础应用的拔高,为开发B/S结构应用程序及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奠定基础,是走上社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数据库通常分为层次式数据库、网络式数据库和关系式数据库三种。而不同的数据库是按不同的数据结构来联系和组织的。

  1.数据结构模型。⑴数据结构。所谓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或数据之间的联系。如果用D表示数据,用R表示数据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集合,则将DS=(D,R)称为数据结构。例如,设有一个电话号码簿,它记录了n个人的名字和相应的电话号码。为了方便地查找某人的电话号码,将人名和号码按字典顺序排列,并在名字的后面跟随着对应的电话号码。这样,若要查找某人的电话号码(假定他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是Y),那么只须查找以Y开头的那些名字就可以了。该例中,数据的集合D就是人名和电话号码,它们之间的联系R就是按字典顺序的排列,其相应的数据结构就是DS=(D,R),即一个数组。

  ⑵数据结构种类。数据结构又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的角度(即数据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来观察数据,分析数据,与数据的存储位置无关。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中存放的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形式,所以物理结构也被称为存储结构。这里只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并将反映和实现数据联系的方法称为数据模型。比较流行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即按图论理论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和网状结构模型以及按关系理论建立的关系结构模型。

  2.层次、网状和关系数据库系统。⑴层次结构模型。层次结构模型实质上是一种有根结点的定向有序树(在数学中"树"被定义为一个无回的连通图)。下图是一个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图。这个组织结构图像一棵树,校部就是树根(称为根结点),各系、专业、教师、学生等为枝点(称为结点),树根与枝点之间的联系称为边,树根与边之比为1:N,即树根只有一个,树枝有N个。按照层次模型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称为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System)是其典型代表。

  ⑵网状结构模型。按照网状数据结构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称为网状数据库系统,其典型代表是DBTG(Data Base Task Group)。用数学方法可将网状数据结构转化为层次数据结构。